• 注册
  • 健康 健康 关注:79 内容:2641

    中国840多万躁郁症患者:一半天才,一半阴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暗吐槽 > 健康 > 正文
    • 健康

    • 两个多月前,杭州日报一篇名为《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金晓宇,他既是一名“天才译者”,也是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中国840多万躁郁症患者:一半天才,一半阴霾(封面图为金晓宇与父亲金性勇/图源:杭州日报)

       
      双相情感障碍又名双相障碍、躁郁症,顾名思义,它以躁狂和抑郁交替或混合发作为特征,是一种严重的慢性情绪障碍。
       
      躁郁症又被称为“天才病”,历史上梵高、牛顿、贝多芬、丘吉尔、海明威、费雯·丽、玛丽莲·梦露、顾城、三毛等人,都曾深受躁郁症的折磨,而3月30日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这一天,也正是梵高的生日。


      时而爆发,时而消沉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双相障碍终身患病率为0.6%,12个月患病率为0.5%,这意味着我国至少有840多万双相障碍患者。

      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双相障碍的定义是发作性的心境障碍,表现为交替的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以及抑郁发作。



      中国840多万躁郁症患者:一半天才,一半阴霾

      (图源:图虫创意)




      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等多样形式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


      根据DSM-5,双相障碍主要有以下7种类型:


      1

      双相障碍Ⅰ型

      至少曾有一次躁狂发作;躁狂或抑郁发作都不可能归于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样精神障碍、妄想性精神障碍、或其他特定或非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

      双相障碍Ⅱ型

      至少曾有一次轻躁狂发作和抑郁症发作;从无躁狂发作史;轻躁狂或抑都都不可能归于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样精神障碍、妄想性精神障碍、或其他特定或非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环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心境持续不稳定,包括众多的轻度情绪低落和轻度情绪高涨时期。

      4

      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

      是指患者在服用物质、药物或接受某种治疗出现符合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临床表现,且这种反应超过了药物或治疗应有的生理反应。

      5

      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

      是指某些躯体疾病导致的出现符合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临床表现。从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等证据证实患者出现的上述症状是源于某种躯体疾病,常见的疾病有库欣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脑卒中、脑外伤。

      6

      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

      DSM-5对那些有抑郁障碍病史,且除不符合连续4天发作时间,完全符合轻躁狂标准的个体情况,以及那些虽然连续4天或以上存在轻躁狂症状,但症状过少不足以满足双相Ⅰ型诊断标注的个体情况,给予“其他特定的双相和相关障碍”的分类。

      7

      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

      此类型适用于那些具备双相及相关障碍的典型症状,且引起了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但未能完全符合双相及相关障碍任一种疾病的诊断标准。



      多数双相障碍患者以抑郁首发,抑郁发作较躁狂发作时间长、次数多,而且对患者的伤害更大。研究发现,
      双相障碍患者抑郁的时间几乎是躁狂时间或轻躁时间的3倍,在长期治疗中,抑郁的复发率是躁狂或者轻躁狂的4倍。


      更低的患病年龄,更高的自杀率



      尽管抑郁症是世界各地的首要致残原因,但双相障碍的自杀率要比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高得多,居所有精神疾病之最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共病率是双相障碍的主要特点。
       
      据统计,双相障碍患者的年自杀率为(200~400)/100000,是正常人群自杀率的20~30倍,而纯粹的重度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状态在双相障碍中具有最高的自杀风险。双相障碍患者终生自杀未遂率是25%-50%,自杀死亡率是8%-19%。
       

      中国840多万躁郁症患者:一半天才,一半阴霾

      (图源:123RF)




      双相障碍的患病时间偏低龄化,患者多在青年时期发病,此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双相障碍一生都有复发的可能,复发率高达70%,而且病程可变,甚至可以说,对于躁郁症患者,只存在维持,不存在治愈。患者和疾病通常要终生共处,终身服药,不管在哪个阶段停药,都面临复发的危险。
       
      此外,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双相障碍患者有共病情况,通常为焦虑和强迫性障碍、物质滥用和依赖、冲动控制障碍、饮食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人格障碍等,躁郁症合并毒品、酒精、药品等物质成瘾的几率也非常高。
       

      中国840多万躁郁症患者:一半天才,一半阴霾

      (图源:123RF)




      而这一切,无疑更加剧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痛苦,当疾病反复发作,治疗遥遥无期,痛苦难以承受的时候,抑郁期的悲观消极被躁狂发作时的冲动和执行力触发,自杀想法就极易转变为自杀行为,而这也是双相情感障碍高自杀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对于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我们如今还知之甚少,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障碍是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遗传因素是双相障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但其遗传方式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属多基因遗传。


      在生物学方面,影像资料显示,中枢单胺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的改变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可能与双相障碍的发生有关。


      此外,心理社会因素也与双相障碍的发病关系密切。许多双相障碍患者往往在遭遇精神创伤(如考试失败、失恋、失业等)之后发病,或者这些生活事件等应激因素导致病情恶化或引起疾病复发。


      中国840多万躁郁症患者:一半天才,一半阴霾

      (图源:图虫创意)


      由于双相障碍会经历躁狂和抑郁两种发作情况,对该病的诊断要比其他精神疾病更为困难,常被误诊为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双相障碍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往往要经历8~10年的时间。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出现抑郁与躁狂的交替出现,在两者之间,情绪可以是正常的。而抑郁期或躁狂期的发作是没有规律的,发作时间可能持续数周,也可能一天要经历数次抑郁与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期可能的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睡眠增多、兴趣减退等


      躁狂发作期可能的表现:心境高涨、易激怒、精力旺盛、不知疲惫、睡眠需求极少、过度自信、注意力容易转移,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和妄想


      轻躁狂发作期可能的表现:与躁狂相似,但症状有所减轻,持续时间也可能更短,自己通常感觉状态良好,但周围人能察觉出异常


      当自己经常出现以上这些症状的交替时,则要怀疑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并及时就医诊断。
       
      药物治疗是双相障碍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目前多以心境稳定剂
      (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
      作为一线用药。虽然该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长期、规律地服药,可有效减轻疾病的发作次数及发作严重程度。
       
      此外,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双相障碍的治疗需要医生和患者的良好合作,不同患者的表现不一样,用药量不一样,心理干预也不一样。根据患者的家庭环境、社会因素等,医生往往要制定针对个体的治疗方案。
       
      而双相障碍患者靠自己的意志往往难以稳定病情、重回社会,因此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很重要。在疾病发作期控制其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其坚持服药,都有利于稳定躁郁症患者的病情,帮助其做一个“情绪正常的人”。
       

       

       

      编辑:春雨医生

      考文献:

      [1]罗霞,林小玲.双相障碍患者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华西医学,2021,36(11):1628-1633.

      [2] Huang Y, Wang Y,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2019, 6(3):211-224.
      [3]陈美英,张斌.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双相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循证依据[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4(4):207-211. DOI:10.3877/cma.j.issn.2095-123X.2014.04.001.
      [4]汪作为,马燕桃,陈俊,于欣,方贻儒.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基于循证的选择[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02):96-100.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健康
    • 今日 0
    • 内容 2641
    • 关注 79
    • 任务
    • 偏好设置
    • 发布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