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健康 健康 关注:79 内容:2641

    这种致残致畸的古老疾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暗吐槽 > 健康 > 正文
    • 健康
    •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于1953由法国律师佛勒豪(Raoul Follerean)发起并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立。今年我国麻风病日活动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提到麻风病,我们能想到的,可能是各地常见报道的“麻风病村”,亦或是莫言作品《红高粱》中那个得了麻风病、面容恐怖的地主儿子单扁郎。麻风病在今日,已不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但它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
      这种致残致畸的古老疾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麻风病如何传染?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又称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等组织,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这种致残致畸的古老疾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得了麻风病的单扁郎/图源:《红高粱》)




      导致麻风病的麻风分枝杆菌,与导致结核病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形态与染色特点上都十分相似,但相较于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行事更为低调,潜伏期会更长一些,一般为3~5年,而有的症状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才会出现。
       
      这种致残致畸的古老疾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麻风分枝杆菌/图源:维基百科)


      麻风分枝杆菌只喜欢在寄居在人类的身体里,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已知传染源,特别是多菌型的麻风病人。但不用太紧张,95%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
       

      麻风病的可疑症状

      尽管在半个世纪以前,麻风病曾是世界范围内致残致畸的重要原因,但如今麻风病已不是“不治之症”,早期发现并进行专业治疗,该病是可以被治愈的。
       

      这种致残致畸的古老疾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麻风病人的手/图源:123RF)


      现有利福平、利福定、氯苯吩嗪等多种强杀伤和抑制麻风杆菌的药物。使用联合化疗,疗效更为显著,只要服上1个星期的药,体内的麻风杆菌就可杀死95%以上。只要坚持服药,少菌型麻风病服半年的药,多菌型服用两年的药,麻风病就基本可以治愈。
       
      麻风病的可疑症状:

      这种致残致畸的古老疾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所以,如果你怀疑自己的症状像麻风病,一定要及早到综合医院及市、区慢性病防治机构的皮肤科就诊。市、区慢性病防治机构均设有麻风病专科/皮肤科门诊,为就诊患者提供免费检测、规范治疗和随访管理。
       

      如何预防麻风病?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麻风病,因为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所以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
       

      这种致残致畸的古老疾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图源:123RF)


      此外,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杆菌对热十分敏感,60℃ 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尽管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减少麻风病传播、控制麻风病流行,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麻风村隔离收治麻风病人,但如今麻风病人已不需要隔离治疗,病人只要服1周药后,基本上就失去了传染性,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样正常地生活与工作。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预防麻风病 这些实用知识您要知,2016-01-28, 链接

      [2]瞿靖琦,裘丽姝,陶义训.微量麻风分枝杆菌明胶凝集试验在黑热病中的交叉反应[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0(02):61-62.
      [3]陈欢,旷燕飞,李俊华,余美文.湖南省麻风村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07):846-848.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健康
    • 今日 0
    • 内容 2641
    • 关注 79
    • 任务
    • 偏好设置
    • 发布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